BT分子链中含有极性酯基,但酯基在分子链中分布密度比PET小些,故对电性能的不利影响应比对PET的影响稍小些,宏观上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性能。未增强的PBT介电常数在3.1~3.3之间,增强后的PBT介电常数在3.3~3.7之间,增强和未增强的PBT介质损耗因数都在10的-2次方数量级,体积电阻率都在l0的-14次方数量级。温度升高对PBT 电性能有一定不利影响。电场频率改变对介电性能影响很小。温度改变对PBT电性能影响也较小。PBT对脂肪烃类、醇类、醚类、大部分酯类、弱酸、弱碱、盐类都具有稳定性,但可在芳烃、醋酸、醋酸乙酯中溶胀,在二中溶胀更明显。PBT对一般的**溶剂都具有很好的耐溶剂应力开裂性。强酸、强碱和苯酚 等可以使PBT破坏。在50℃以下的热水中,PBT基本上不受影响,但水温进一步提高,可引起PBT水解而使力学性能下降。PBT冷却速率快,因此可采用较快的注射速率。 应调节螺杆转速(r/min),使其在整个冷却循环过程中转动,不影响总循环。在模塑增强型牌号时,较低的螺杆转速有助于降低塑化过程中对玻璃纤维的损害。因此应根据树脂的特性及循环周期确定螺杆旋转线速度,再根据线速度、螺杆直径确定旋转角速度。一般螺杆转速在25~60r/min,不宜**80r/min。建议背压为0.17~0.34MPa,以便增强熔体的均匀性,并维持恒定的注射量。较高的背压可增强熔体混合,但会导致较高的熔体温度。在模塑增强型牌号树脂时,应选择低背压,这样有助于减少塑化过程中玻璃纤维的损失。 循环时间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厚度。对0.76~1.52mm厚的薄型材,其总循环时间通常为10~18s,而厚达3.81mm的厚型材,其注塑时间通常约为40s。特定的循环时间视制件和模具设计而定。对大多数制件来说,射料杆的行进时间越快越好。制件的厚壁段通常决定循环时间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缩写代号是PBT,是对苯二甲酸与丁二醇的缩聚产物。PBT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,具有缓慢燃烧性,欲得到阻燃的制品,必须加入阻燃剂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乳白色结晶型固体,密度可在1.31~1.55g/cm3之间的很大范围内变化,与结晶度大小有关。由于结晶速率快,除薄膜制品外,很难取得完全的无定形制品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分子链结构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链结构较为相似,亦是由柔性的脂肪烃基,刚性苯撑基、极性酯基组成,酯基与苯撑基相连亦组成大共轭体系,与PET所不同的是,PBT中柔性因素的影响比PET中柔性因素影响大一些,这便带来两个结果,其一是PBT比PET分子链总体上刚性要小些,会使材料玻璃化温度、熔融温度都会低些;其二是从熔体冷却到凝固状态时,结晶速率要大些,因此聚合物所可能达到的结晶度会高一些。